寶島緣起
一九九九年,台灣遭逢世紀大災難──九二一地震,這個災難帶給台灣極度的震撼,但也喚醒無數人相互扶助的心,寶島義工團就在這種時空環境下形成,一群人把自己無私的愛凝聚在一起,緊緊扣住每一個團員,在這個大家庭裡愛與奉獻是不用言語的,我們只用行動表達來自內心深處的愛。
[ 二十年有成 ]
二十一年過去,寶島義工團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民間小團體,緩慢而沉重的成長,現今約有八百多名成員,每次的動員人員數從早期的十幾人,至今年常態性有四五十人成行,甚至最高七八十人同時出團的紀錄。
二○○九年最高峰曾一次動員三百多名義工前往八八水災災區協助居民清理環境,用汗水與污泥奮戰。並於二○一○年三月,寶島義工團與國際團體CDEP合作,前往柬埔寨村落替當地的醫療中心進行內部整建工程,將愛拓展到國際,也讓醫療中心得以順利營運,持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 願景展望 ]
用愛和關懷構築的夢鄉,在實踐與篤行中,煥發美麗的永恆光采。
[ 短程目標 ]
重建區臨時屋重建。
「寶島義工團」成立初期由於有限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故以重建區臨時屋重建為初期階段目標。在災區各服務站提供案主資料,經「寶島義工團」實地探訪勘察的模式下,主動提供921地震災區災民建造臨時屋之人力、技術與建材的相關支援服務。其中,除建材費用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等組織支援外,每次參加的義工都需自行支付當天的交通與餐費。透過本階段重建區臨時屋重建之服務工作,達到為災區同胞打造有形的家之終極目標,以幫助其儘速回復「居住」最基本的需求。
[ 中程目標 ]
弱勢族群造屋整繕,建構社區愛家網絡。
本階段將擴大服務對象與內容,提供「造屋整繕」、「社區家訪」及「造屋義工培訓」之服務,以建構社區愛家網絡。集結專業土木、水電、木工、建築人才的「造屋整繕」服務,除持續至中部重建區為災民提供臨時屋重建服務外,將把服務觸角擴展至其它急需造屋修繕的弱勢族群,如獨居老人、中低收入戶之原住民、偏遠地區之居民…等。 此外,在造屋整繕之餘,將透過親身造訪當地其他住戶的「社區家訪」服務,深入社區,以發掘其他需要幫助的居民。若其需求非「寶島義工團」造屋整繕的範圍,將依其需求轉介給適合之相關社服團體,以達資源整合,急難求助之效。同時,在「給他魚,不如教他釣魚」的理念下,將在各出團處「培訓造屋整繕的義工」,除藉此培養其第二專長,接續「寶島義工團」日後臨時屋修葺工作外,更藉此凝聚當地居民的社區意識與互助精神。 在「造屋整繕」、「社區家訪」及「造屋義工培訓」三管齊行建構的社區愛家網絡中,達成各服務社區強化有形的家之終極目標,以落實「家庭重建,關心需協助家庭」的宗旨目標!
[ 長程目標 ]
關懷弱勢族群,推廣愛家運動。「寶島義工團」在本階段除串聯各地培訓造屋義工,持續提供弱勢族群造屋整繕的服務工作外,將整合相關社會資源,循教育管道,將「寶島義工團」的精神根植於校園,以帶領青年朋友關心臨近社區需幫助的弱勢族群。此外,「寶島義工團」更將結合相關社服團體發起「愛家運動」,藉此讓社會大眾「重新」審視家的意涵,「從心」為台灣注入一股更溫馨的「家庭觀」與「社會觀」。 本階段將以深耕無形的家之終極目標,透過持續造屋整繕及「愛家運動」理念推廣,進而促成「愛自己的家,關懷其他求助家庭,讓社會『溫暖成家』」的理想!
~~~愛的相助,善的互動,美的循環~~~
從1999年迄今,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為災民、弱勢者,建造臨時屋、整繕家園,數年下來,每一棟臨時屋建造完成的背後,雖訴說著不同的動人情節,但故事的最後,我們發現每一個重新站在「新家」門口的朋友,都變成了另一顆散播愛與關懷的種子。一粒種子,會長出一大串穗穀;一顆關懷的心,可以開墾出一大片沃土。種子的萌芽茁壯,需要土壤的滋育,而溫暖無私的土地便在愛的相助中,造就善的互動,彩繪出美的循環!這幅教人感動驚艷的圖畫,不僅吸引更多認同這個團體的朋友加入,更鼓勵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匯集螺絲釘的力量,為更多無家的同胞手足打造一個「有形的家」。同時,堅持凝聚一股向上的動力,以愛啟發愛,讓社會溫暖成家,為營造美麗福爾摩莎「無形」的家而努力!